法制網記者 阮占江 劉希平 法制網通訊員 劉衛紅
  農民安置小區作為解決城市農民住房的重要途經,已成為推進城鎮化建設過程中的重要一環。農民安置小區在解決農民住房需求的同時,自身安全防範基礎設施先天不足,人員組成結構比較複雜,再加上居民自我防範意識不強,使得侵財型犯罪案件多發,提升農民安置小區治安防控水平已成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一大難題。
  《法制日報》記者近日從長沙市雨花區委政法委瞭解到,近年來,雨花區大力夯實安置小區基層基礎,有效提升治安防控水平,今年上半年安置小區刑事發案1767起,同比下降13.55%。
  安置小區並不“安心”
  在雨花區開展“壓發案,保平安”之前,農民安置小區刑事案件高發曾令該區政法綜治部門深感頭痛。
  雨花區現有農民安置小區73個,其中開放式小區49個,有專門物業公司管理的10個,共有常住人口6萬人,暫住人口17萬人。小區人口“魚龍混雜”、治安防控設施“先天不足”、侵財型案件“層出不窮”使得安置小區居住並不“安心”。
  雨花區委政法委副書記、區綜治辦主任王強向《法制日報》記者介紹,農民安置小區基本存在著“髒亂差”現象,“臟”主要是小區環境衛生差,影響文明城市創建;“亂”主要是小區治安環境差,刑事案件多發,“黃賭毒”嚴重,黑網吧“叢生”,影響居民幸福感;“差”主要是指小區管理服務水平低,治安防控能力弱,影響居民安全感。
  “農民安置小區存在著‘八多八少’——出入口多,圍牆少;外來人口多,物業管理管理少;車子多,停車位少;消防隱患多,消防設施少;治安視頻安裝多,作用發揮少;矛盾糾紛多,化解調處少;治安刑事發案多,專業力量少;居民反映問題多,群眾參與少。”王強對《法制日報》記者說。
  雨花公安分局提供的數據顯示,去年雨花區農民安置小區4087起,占全區刑事發案的27.11%。
  “農民安置小區居住不‘安心’的原因主要有客觀原因與主觀原因兩方面,客觀原因是小區存在著三個天然不足——小區安置水平低,治安防控不足;農民安全意識低,自身防範不足;小區建設滯後,防控設施配置不足。主觀原因是小區建設重速度,輕質量,安防實施安裝不到位;小區管理用心不夠,關心較少;小區防控措施研究不多,辦法少;小區投入力度不大,資金少。”雨花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王維寧透露,去年由於農民安置小區安置水平較低引發的矛盾糾紛多達89起。
  責任民警每天坐班警務室
  2013年,雨花區將夯實農民安置小區基層基礎作為創建全省平安區(縣)的重要舉措,創造性的推出“黨的組織建設為引領,基礎實施完善為陣地,常態重點整治為手段,推動群防群治為主體”的新模式。
  “加強黨的組織建設,始終是夯實農民安置小區治安防控的‘主心骨’。”板塘社區(籌)黨支部書記王波介紹,黨小組長王波主動承包了小區2個樓棟,並要求62名黨員帶動治安積極分子上門入戶,開展治安宣傳、矛盾調解、人口清查,調動群眾發現提供治安信息,及時解決治安隱患。2013年全年,小區全年發案6起,其中7個月實現零發案。
  “安置小區基本建立了綜治工作點,由支部書記任點長,責任區民警、退休村幹部、樓棟長為成員。通過印放“平安卡”,公佈每位成員電話,及時收集群眾對治安防控的意見建議,並根據所在小區發案的具體情況,及時協調安排小區保安,組織平安志願者力量進行針對性防控。”王強說。
  “針對紅星農民新村小區、蓮湖大廈基礎設施薄弱,刑事發案高的現狀,以社區民警為突破口,擇優選派責任心強、經驗豐富的幹警擔任安置小區責任民警,並把責任區治安狀況作為每年評定表彰“人民滿意派出所”和“優秀社區民警”的重要指標。同時,結合小區發案情況,試點推行每月按“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個層次對民警進行分類排隊,對前三檔分別給予800元、600元、400元獎勵,對連續兩個月評定不合格的由派出所進行誡勉談話。”井灣子街道工委副書記李衛向記者介紹。
  “完善小區基礎設施,始終是築牢治安防控的‘主陣地’。”王強介紹,雨花區在每個安置小區建立警務室,責任民警每天坐班,區財政按每個警務室每月2000元的標準下撥運行經費。在全封閉和半封閉的25個安置小區主要出入口建立69個治安崗亭,由小區保安輪班執勤,重點守護。在全開放式的安置小區,依托主幹道鋪面,建設216個治安巡防站,區巡防辦組織巡防隊員進行沿線巡邏。
  堅持常態重點整治,始終是掌握治安防控‘主動權’。”王維寧介紹說,每天通報農民安置小區發案情況,及時進行預警。區公安分局每月對安置小區的案件警情和發案趨勢進行分析、研判,指導巡警、派出所加強對高發案區域、時段的巡邏防控。分局刑偵大隊組織“打多”中隊對高發案安置小區進行蹲點布控,抓現行,挖團夥,震攝犯罪,鼓舞群眾。
  ???小區治安考核保安
  “推動群防群治,始終是唱響治安防控‘主旋律’。”王強說,針對農民安置小區安保力量薄弱的現狀,充實小區保安力量,實現專職專業防。先後共規範10家物業公司配齊配強保安力量,全天侯進行巡邏,對人員落實不到位、小區案件多發的物業公司由街道組織約談。對沒有物業公司管理的63個安置小區,採取街道拿一點、社區籌一點、居民出一點的辦法籌措資金,從小區中的待業青年、低保收入人群中招聘安保人員,成立保安隊,由社區直接領導,專門從事小區的治安防範工作,實現治安防範和解決就業“雙贏”。
  為加強農民安置小區保安的考核,專門出台《安置小區保安考評辦法》,從工作質量、工作紀律、培訓質量、儀容儀錶、服務質量、工作責任等六個方面進行績效考核,與工資獎金掛鉤,並實行末位淘汰。結合團區委開展的鄰裡守望活動,發動群眾共同防。先後組織社區兩委班子、居民小組長每家每戶上門宣傳“鄰裡守望”意義和作用,動員居民對自己居住的樓道、門口予以註意,照看鄰裡的門前窗後,相互支持、相互提示、相互照應。發動退休村幹部牽頭,吸收老黨員、老教師、老軍人和治安積極分子組建“義務巡防隊”,發揮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編組排班,每天戴著“紅袖章”分片巡邏,逢陌生人員必問,逢可疑人員必查,逢重點部位必巡,逢特情疑情必報。  (原標題:農民“洗腳進城”安家更安心 ——長沙雨花破解安置小區治安難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f52pfkvw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